2024-01-31 08:18:21
近日,民政部等 12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也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意见》明确,到 2025 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 2035 年,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意见》围绕养老服务人才" 引、育、评、用、留 "等关键环节,提出系统性政策措施。
在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方面,要求结合养老服务岗位特点拓宽用工渠道,引导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支持跨行业跨领域人才流动,并落实好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到农村等基础薄弱地区创业就业的加大支持力度;在提升人才素质能力方面,要求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
在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要求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推进职业水平评价,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健全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认定机制;在人才使用管理方面,要求优化岗位配置,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加强人才规范管理;在加强人才保障激励方面,要求提高养老服务人才薪酬保障水平,通过开展评比表彰、技能竞赛、选树典型等活动,加大褒扬激励力度,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
《意见》要求,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相关部门要依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加强经费保障,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支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要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开展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以市(地、州、盟)为单位开展养老服务人才改革创新综合试点。要强化督促指导,推动各地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截至 2022 年底,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2.80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9.8%。其中,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2.09 亿。这也意味着,我国养老问题更加迫切。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口发展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政策,养老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2020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预计 " 十四五 " 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 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022 年 3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15 部门联合印发《" 十四五 " 健康老龄化规划》。整体目标是到 2025 年,老年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健康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会环境更加友善。
今年 1 月 5 日,第一场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老年人群,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会议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1 月 15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也是我国首个以 " 银发经济 " 命名的政策文件。
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2035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本世纪,我国将长期面临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压力。而且,在老年人口尤其是 80 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有相当比例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考虑到老年人更愿意在家中接受照料,从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出发,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在当下,养老服务中蕴藏哪些发展机会?湘财证券表示,近年我国老年人占比逐年提升,2022 年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为 14.9%,比 2021 年上升 0.7pct,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健康养老市场规模(按消费额计)2016-2020 年从 2.9 万亿元增长至 4.9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4.0%,预计 2020 年至 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以 15.1% 的速率保持增长。
Copyright © 2024 北京爱心陪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185-1891-6004
微信二维码